本文最后更新于38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,如有错误请发送邮件到big_fw@foxmail.com
🔗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
题目来源:19.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– 力扣(LeetCode)
📌 题目描述
给你一个链表,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,并返回链表的头结点。
- 链表结点数
sz
满足1 <= sz <= 30
1 <= n <= sz
(保证 n 有效,不会越界)- 结点值范围:
0 <= Node.val <= 100
✅ 示例解析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
, n = 2
输出:[1,2,3,5]
解释:倒数第 2 个结点是值为 4 的结点,删除后链表变为 1→2→3→5。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]
, n = 1
输出:[]
解释:链表只有一个结点,删除后为空。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1,2]
, n = 1
输出:[1]
解释:删除倒数第 1 个(即最后一个)结点 2。
⚠️ 提示
- 链表中结点的数目为
sz
1 <= sz <= 30
0 <= Node.val <= 100
1 <= n <= sz
💡 解法:快慢指针 + 虚拟头节点 —— O(n) 时间,O(1) 空间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(ListNode head, int n) {
ListNode dummy = new ListNode(-1);
dummy.next = head;
ListNode fast = dummy;
ListNode slow = dummy;
// 第一步:fast 先走 n 步
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fast = fast.next;
}
// 第二步:fast 和 slow 同时前进,直到 fast 到达最后一个节点
while (fast.next != null) {
fast = fast.next;
slow = slow.next;
}
// 第三步:删除 slow.next(即倒数第 n 个节点)
slow.next = slow.next.next;
// 第四步:返回真实头节点
return dummy.next;
}
}
📊 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O(n)
- 快指针先走 n 步,再与慢指针同步走到尾,总共不超过 2n 步 → 线性时间。
- 空间复杂度:O(1) ✅
- 仅使用常数个指针(
dummy
,fast
,slow
),无递归、无额外数组。
- 仅使用常数个指针(
🧩 解题思路
核心思想:双指针(快慢指针)定位倒数第 n 个节点的前驱节点
- 为什么用虚拟头节点?
- 避免删除头节点时的特殊处理(如示例2:
[1], n=1
)。 - 统一所有删除操作:总是删除
slow.next
。
- 避免删除头节点时的特殊处理(如示例2:
- 快慢指针原理:
fast
先走n
步 → 此时fast
与slow
相距n
个节点。- 然后
fast
和slow
同时前进,直到fast.next == null
(即fast
到达尾节点)。 - 此时
slow
恰好停在倒数第 n 个节点的前一个节点。 - 执行
slow.next = slow.next.next
即可删除目标节点。
- 举例说明: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
, n = 2
初始:
dummy → 1 → 2 → 3 → 4 → 5
slow^ fast^(先走2步后)
第1步:fast 走2步 → 停在 2
dummy → 1 → 2 → 3 → 4 → 5
slow^ fast^
第2步:fast 和 slow 同步前进,直到 fast.next == null
dummy → 1 → 2 → 3 → 4 → 5
slow^ fast^
此时 slow.next 是 4(倒数第2个),执行 slow.next = slow.next.next
→ 3 → 5,跳过 4
结果:dummy.next → 1→2→3→5 ✅
边界处理:
- 删除头节点(n = sz)→
fast
走 n 步后,slow
仍在dummy
,slow.next = head
,删除后返回dummy.next
。 - 删除尾节点(n = 1)→
fast
走1步后与slow
同步前进,最终slow
停在倒数第二个节点,删除最后一个。 - 单节点链表 →
fast
走1步到唯一节点,while
不执行,slow
在dummy
,删除slow.next
→ 返回null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