🔗 接雨水
📌 题目描述
给定 n
个非负整数表示每个宽度为 1
的柱子的高度图,计算按此排列的柱子,下雨之后能接多少雨水。
每个柱子的宽度为 1
,高度由数组 height
给出。
返回可以接住的雨水的总量(单位:面积)。
✅ 示例解析
示例 1:
- 输入:
height = [0,1,0,2,1,0,1,3,2,1,2,1]
- 输出:
6
- 解释:上面是由数组 [0,1,0,2,1,0,1,3,2,1,2,1] 表示的高度图,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接 6 个单位的雨水(蓝色部分表示雨水)。
示例 2:
- 输入:
height = [4,2,0,3,2,5]
- 输出:
9
- 解释:从索引
2
到4
的低洼区域被两侧高柱包围,可积水9
单位。
⚠️ 提示
n == height.length
1 <= n <= 2 × 10⁴
0 <= height[i] <= 10⁵
💡 解法:单调栈(Monotonic Stack)—— O(n) 时间,O(n) 空间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trap(int[] height) {
Stack<Integer> stack = new Stack<>();
int ans = 0;
for (int i = 0; i < height.length; i++) {
while (!stack.isEmpty() && height[i] > height[stack.peek()]) {
int bottom = stack.pop();
if (stack.isEmpty()) {
break;
}
int left = stack.peek();
int waterHeight = Math.min(height[left], height[i]) - height[bottom];
int width = i - left - 1;
ans += waterHeight * width;
}
stack.push(i);
}
return ans;
}
}
📊 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O(n)
每个索引最多入栈和出栈一次,整体遍历为线性时间。 - 空间复杂度:O(n)
栈的空间最多存储n
个索引,在最坏情况下(递减序列)达到 O(n)。
🧩 解题思路
- 核心思想:凹槽积水
雨水只能在“凹”形区域中积聚,即存在左右两个“高点”,中间较低。
每当出现一个右侧更高柱子时,就可能与前面的凹槽形成“容器”来接水。 - 单调栈的作用:
- 维护一个单调递减的柱子高度索引栈。
- 当遇到一个更高的柱子(
height[i] > height[stack.peek()]
)时,说明可能形成了一个右边界,可以开始计算积水。
- 计算积水面积:
bottom
:弹出的栈顶,是凹槽底部(最低点)left
:新的栈顶,是左边界i
:当前索引,是右边界- 水面高度:
min(height[left], height[i])
- 实际积水高度:
水面高度 - bottom高度
- 宽度:
i - left - 1
- 面积:
高度 × 宽度
- 为什么是单调递减?
只有当柱子高度下降时,才可能形成凹槽。一旦上升,就尝试“填补”前面的凹陷区域。 - 举例说明:
对于[0,1,0,2,...]
:- 当
i=3
(高度2
)到来时,发现它比stack.peek()
(索引2
,高度0
)高,开始出栈。 - 弹出
2
(高度0
),左边界是1
(高度1
),水面高度为min(1,2)=1
,积水高度1-0=1
,宽度3-1-1=1
,面积1
。 - 继续判断是否比新的栈顶高,直到栈恢复单调性。
- 当